[00:00:00]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1:00] 欢迎收听启功说
[00:03:00] 启功演播轻影盈盈作者
[00:08:00] 曹鹏
[00:10:00] 第十八集论书绝句与青霞馆论话绝句一百首
[00:19:00] 启功先生最主要的书法论著是论书绝句百首
[00:24:00] 这种一首绝句论一体或一碑一帖一书家
[00:28:00] 并且富以自著的写法
[00:30:00] 既有学术性
[00:32:00] 又有文采典雅之致
[00:34:00] 深受海内外书法界人士称许
[00:37:00] 启功先生自己也喜欢反复书写自己的论书绝句
[00:41:00] 嗯
[00:42:00] 以绝句的形式进行文艺评论
[00:44:00] 这并非启功先生的创造
[00:47:00] 最著名的金代元好问就以论书绝句见长
[00:51:00] 而且同样是祖师巨制
[00:54:00] 不过元好问只是绝句
[00:56:00] 没有自著
[00:58:00] 不果要追根溯源的话
[01:00:00] 清代有宋洛原作朱颐尊赫的论话绝句
[01:05:00] 不妨选入宋洛论董其昌一首以见一斑
[01:09:00] 华亭天寿非人力
[01:12:00] 六法何妨有魏公
[01:14:00] 多少画家三昧语
[01:16:00] 流啼断指顾麻中
[01:19:00] 远者故且不论
[01:21:00] 启功先生青少年时非常流行的湖舍月刊就长期选载过青霞馆论话绝句一百首
[01:30:00] 有黄斌虹先生编辑出版的美术丛书
[01:34:00] 从一九一一年由神州国光社出刊
[01:38:00] 到一九四七年增定刊印
[01:40:00] 也在第二集收录了这组论话绝句
[01:43:00] 在时间段上也应是启功先生可以读到的
[01:48:00] 为了说明问题
[01:49:00] 这里选入三首无休的原作
[01:53:00] 池玉丹青传右巷
[01:55:00] 犹存历代帝王图
[01:58:00] 只今谁见僧有笔
[02:00:00] 名下无须会得无言
[02:03:00] 立本帝王图
[02:04:00] 子罕之
[02:05:00] 隋仅十三地
[02:07:00] 绢本淡色
[02:08:00] 用笔魂木
[02:09:00] 冕服之古所不待言
[02:11:00] 览之使人心容俱肃立本官拜右相
[02:16:00] 识将客以战功着左相
[02:19:00] 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
[02:22:00] 右相池玉丹青之朝
[02:25:00] 董攸广川疏拔言吏本长至荆州
[02:29:00] 得张僧油画出游未解曰
[02:33:00] 定须得名耳
[02:35:00] 明日又往曰
[02:36:00] 尤是近代家首
[02:38:00] 明日又往曰
[02:40:00] 明夏定无虚事
[02:42:00] 十日不去
[02:43:00] 寝卧旗下
[02:45:00] 屠宰孙退谷
[02:47:00] 庚子萧下路藏金陵人家
[02:50:00] 乾隆间为宦游者勾去墨林见古世争传
[02:56:00] 托心丹青亦偶然
[02:59:00] 若不论文
[03:00:00] 论书法
[03:01:00] 却叫错用免提
[03:02:00] 前相末林殊得松雪工艺
[03:06:00] 而题画词句多类当时企画者
[03:10:00] 先以青钱三百块
[03:12:00] 窥小铜画壁及用印
[03:15:00] 取出免漆提时
[03:16:00] 谓之免提钱
[03:20:00] 不为传名定爱钱
[03:22:00] 笑他张姓谎连天
[03:24:00] 可知拟骨成何用
[03:26:00] 已被人欺二百年
[03:28:00] 崇祯时有云
[03:30:00] 见张太阶者
[03:32:00] 集新造晋唐以来伟化二百卷
[03:35:00] 并刻为宝慧录二十卷
[03:37:00] 自六朝至原名无家不备
[03:40:00] 宋以前诸徒
[03:42:00] 皆赵松雪
[03:43:00] 于子之
[03:44:00] 邓善之
[03:45:00] 柯丹丘
[03:46:00] 黄大师
[03:47:00] 吴仲归
[03:48:00] 王叔明
[03:49:00] 袁海散十数人题时终以文横山而不杂他人
[03:55:00] 览之足以发孝
[03:57:00] 岂先留不其书
[03:58:00] 后乃以伪画出售
[04:00:00] 悉得后执耶
[04:02:00] 数十年间
[04:03:00] 余曾见十余种
[04:05:00] 其诗拔乃一人所写
[04:08:00] 用松江黄粉间居多
[04:10:00] 四库全书题要收此书
[04:13:00] 遗其出于一首
[04:14:00] 谓之信也
[04:16:00] 这几篇有史有论有掌故
[04:19:00] 诗才与文笔都不同凡响
[04:21:00] 读来妙趣横生
[04:24:00] 无事所论是画
[04:26:00] 疲劳所论是书
[04:27:00] 除去一书一画的区别
[04:30:00] 两人的绝句一百首在体力
[04:32:00] 格式
[04:33:00] 结构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04:36:00] 这当然不能用无意巧合来解释
[04:39:00] 无修对启功的启发之功不可抹杀
[04:42:00] 而此一点
[04:43:00] 我在各个版本的启功论书绝句与相关书籍中
[04:47:00] 却没见到言及巧修的文字
[04:51:00] 启功先生固然不必一一交代自己的诗文书画
[04:55:00] 诗法所字
[04:56:00] 但是对后人来说
[04:58:00] 分清启功先生的论著作品中
[05:00:00] 哪些是启功先生的创造
[05:03:00] 哪些是启功先生的继承
[05:05:00] 却非常重要
[05:07:00] 因为这关系到对启功先生的成就的评价
[05:12:00] 启功的九世祖
[05:13:00] 雍正曾祖普良启公是雍正的第九代孙
[05:19:00] 是清朝宗室
[05:20:00] 他幼年三岁时在雍和宫按严格的仪式磕头接受观鼎礼
[05:26:00] 正式皈依了喇嘛教
[05:27:00] 成了记名的小和尚
[05:30:00] 选择雍和宫除了别的因素
[05:32:00] 与雍正的血缘关系显然不无影响
[05:35:00] 他学过很多经咒
[05:37:00] 到老都记得在他妻子去世时
[05:40:00] 他独自悄悄的在爱妻遗体前默念往生咒
[05:45:00] 此一感人至深的细节也透露出他对佛经的童子功是终生未离身的
[05:52:00] 启功的曾祖普良与五叔祖御后分别被收录进青史稿
[05:58:00] 皇子示表
[05:59:00] 曾祖的名字还记载在部院大臣年表中
[06:04:00] 浦良曾任户部右侍郎
[06:06:00] 礼部尚书
[06:07:00] 江苏学政
[06:08:00] 广东学政等职
[06:10:00] 是翁同龢的门生
[06:12:00] 启功有一封翁同和写给濮良的信
[06:15:00] 是为了张俭的前途修书
[06:18:00] 信中暗示
[06:19:00] 如果能多多照顾张俭
[06:21:00] 翁自会补救科考中未取普良之子
[06:24:00] 启功之祖的事物
[06:27:00] 事后果然
[06:27:00] 张得中状元
[06:29:00] 而普良之子也登科进士及书
[06:32:00] 这说明了在任任何社会都有权利与人员安排的交易
[06:37:00] 不仅仅是唯才是矩
[06:40:00] 中国自古以来是重血统门第的
[06:43:00] 家庭观念深入人心
[06:45:00] 尤其是所谓龙子龙孙
[06:48:00] 在三国时代
[06:49:00] 连鬓无时据的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一身份都显得那么有号召力
[06:56:00] 能得到众将拥戴
[06:58:00] 何况在启功的时代
[07:00:00] 雍正皇帝的九世孙这一身份是足以让社会各界人士另眼相看的
[07:06:00] 启功后来一直是蒙祖音成长起来的
[07:10:00] 他的事业上的机遇
[07:12:00] 最主要的还是靠他祖辈的关系与语因
[07:17:00] 不理解这一层
[07:18:00] 就无法真正理解与解释启功现象
[07:22:00] 启功绝对不是孤儿寡母自学成才的高尔基
[07:26:00] 完全靠天才与勤奋加上机遇取得了旁人莫及的成就
[07:31:00] 天赋与才学固然是重要的因素
[07:34:00] 不过不能忽视一点
[07:36:00] 启功是拥有无形的特权的皇室后裔
[07:40:00] 所以他的一生总是有贵人相助
[07:43:00] 一路绿灯
[07:44:00] 嗯
[07:45:00] 与启功同时代才学相当的也不乏其人
[07:49:00] 如苏州朱继海先生
[07:51:00] 然而却穷困吃住
[07:53:00] 空有一肚子学问与智慧
[07:55:00] 到八九十岁还只能步行去书店立着读书
[08:00:00] 莫说当文史馆馆长
[08:02:00] 就是连个大学教授的职位也没得着
[08:05:00] 所以
[08:06:00] 若说社会尊重的是才华与学问成就
[08:10:00] 实在是与生活实期不吻合
[08:21:00] 本集播讲完毕
[08:23:00] 感谢您的收听
[08:24:00] 欢迎您订阅
[08:26:00] 转发 评论
					

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 - 点阅有声

MP3下载

点阅有声-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QQ空间背景音乐外链:

歌曲点阅有声-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MP3下载地址来源于网络分享,复制链接或者右键链接另存为即可下载MP3音乐,同时网站提供点阅有声-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QQ空间背景音乐歌曲链接,把这首歌曲的MP3链接地址推荐给你的朋友,可以让他们免费获得本歌曲音乐外链。

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欢迎收听启功说
启功演播轻影盈盈作者
曹鹏
第十八集论书绝句与青霞馆论话绝句一百首
启功先生最主要的书法论著是论书绝句百首
这种一首绝句论一体或一碑一帖一书家
并且富以自著的写法
既有学术性
又有文采典雅之致
深受海内外书法界人士称许
启功先生自己也喜欢反复书写自己的论书绝句

以绝句的形式进行文艺评论
这并非启功先生的创造
最著名的金代元好问就以论书绝句见长
而且同样是祖师巨制
不过元好问只是绝句
没有自著
不果要追根溯源的话
清代有宋洛原作朱颐尊赫的论话绝句
不妨选入宋洛论董其昌一首以见一斑
华亭天寿非人力
六法何妨有魏公
多少画家三昧语
流啼断指顾麻中
远者故且不论
启功先生青少年时非常流行的湖舍月刊就长期选载过青霞馆论话绝句一百首
有黄斌虹先生编辑出版的美术丛书
从一九一一年由神州国光社出刊
到一九四七年增定刊印
也在第二集收录了这组论话绝句
在时间段上也应是启功先生可以读到的
为了说明问题
这里选入三首无休的原作
池玉丹青传右巷
犹存历代帝王图
只今谁见僧有笔
名下无须会得无言
立本帝王图
子罕之
隋仅十三地
绢本淡色
用笔魂木
冕服之古所不待言
览之使人心容俱肃立本官拜右相
识将客以战功着左相
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
右相池玉丹青之朝
董攸广川疏拔言吏本长至荆州
得张僧油画出游未解曰
定须得名耳
明日又往曰
尤是近代家首
明日又往曰
明夏定无虚事
十日不去
寝卧旗下
屠宰孙退谷
庚子萧下路藏金陵人家
乾隆间为宦游者勾去墨林见古世争传
托心丹青亦偶然
若不论文
论书法
却叫错用免提
前相末林殊得松雪工艺
而题画词句多类当时企画者
先以青钱三百块
窥小铜画壁及用印
取出免漆提时
谓之免提钱
不为传名定爱钱
笑他张姓谎连天
可知拟骨成何用
已被人欺二百年
崇祯时有云
见张太阶者
集新造晋唐以来伟化二百卷
并刻为宝慧录二十卷
自六朝至原名无家不备
宋以前诸徒
皆赵松雪
于子之
邓善之
柯丹丘
黄大师
吴仲归
王叔明
袁海散十数人题时终以文横山而不杂他人
览之足以发孝
岂先留不其书
后乃以伪画出售
悉得后执耶
数十年间
余曾见十余种
其诗拔乃一人所写
用松江黄粉间居多
四库全书题要收此书
遗其出于一首
谓之信也
这几篇有史有论有掌故
诗才与文笔都不同凡响
读来妙趣横生
无事所论是画
疲劳所论是书
除去一书一画的区别
两人的绝句一百首在体力
格式
结构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这当然不能用无意巧合来解释
无修对启功的启发之功不可抹杀
而此一点
我在各个版本的启功论书绝句与相关书籍中
却没见到言及巧修的文字
启功先生固然不必一一交代自己的诗文书画
诗法所字
但是对后人来说
分清启功先生的论著作品中
哪些是启功先生的创造
哪些是启功先生的继承
却非常重要
因为这关系到对启功先生的成就的评价
启功的九世祖
雍正曾祖普良启公是雍正的第九代孙
是清朝宗室
他幼年三岁时在雍和宫按严格的仪式磕头接受观鼎礼
正式皈依了喇嘛教
成了记名的小和尚
选择雍和宫除了别的因素
与雍正的血缘关系显然不无影响
他学过很多经咒
到老都记得在他妻子去世时
他独自悄悄的在爱妻遗体前默念往生咒
此一感人至深的细节也透露出他对佛经的童子功是终生未离身的
启功的曾祖普良与五叔祖御后分别被收录进青史稿
皇子示表
曾祖的名字还记载在部院大臣年表中
浦良曾任户部右侍郎
礼部尚书
江苏学政
广东学政等职
是翁同龢的门生
启功有一封翁同和写给濮良的信
是为了张俭的前途修书
信中暗示
如果能多多照顾张俭
翁自会补救科考中未取普良之子
启功之祖的事物
事后果然
张得中状元
而普良之子也登科进士及书
这说明了在任任何社会都有权利与人员安排的交易
不仅仅是唯才是矩
中国自古以来是重血统门第的
家庭观念深入人心
尤其是所谓龙子龙孙
在三国时代
连鬓无时据的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一身份都显得那么有号召力
能得到众将拥戴
何况在启功的时代
雍正皇帝的九世孙这一身份是足以让社会各界人士另眼相看的
启功后来一直是蒙祖音成长起来的
他的事业上的机遇
最主要的还是靠他祖辈的关系与语因
不理解这一层
就无法真正理解与解释启功现象
启功绝对不是孤儿寡母自学成才的高尔基
完全靠天才与勤奋加上机遇取得了旁人莫及的成就
天赋与才学固然是重要的因素
不过不能忽视一点
启功是拥有无形的特权的皇室后裔
所以他的一生总是有贵人相助
一路绿灯

与启功同时代才学相当的也不乏其人
如苏州朱继海先生
然而却穷困吃住
空有一肚子学问与智慧
到八九十岁还只能步行去书店立着读书
莫说当文史馆馆长
就是连个大学教授的职位也没得着
所以
若说社会尊重的是才华与学问成就
实在是与生活实期不吻合
本集播讲完毕
感谢您的收听
欢迎您订阅
转发 评论

爱好歌音乐网提供点阅有声-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MP3音乐在线试听下载,第18集 下篇 说启功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四的QQ空间背景音乐外链。
更多最新音乐推荐:https://www.ihaoge.net/song
MP3音乐外链工具:https://www.ihaoge.net/tool/song/